育成雞又稱中雞或青年雞,雛雞飼養(yǎng)42-56天后,即轉育成階段,這個階段持續(xù)到18-20周齡,經過3個月左右。育成雞飼養(yǎng)管理的十大要點如下:
(1)雞舍和設備
轉群前必須做好育成雞舍的準備,如雞舍的維修、清刷、消毒等,準備充足的料槽和水槽。
(2)淘汰病弱雞
在轉群過程中,挑選健康無病、發(fā)育勻稱、外貌符合本品種要求的雞只轉入育成雞舍,淘汰病弱雞、殘雞及外貌不符合本晶種要求的雞。
(3)精心轉群過渡
籠育或網育雛雞進入育成期后,有的需要下籠改為地面平養(yǎng),以便加強運動;有的需要轉入育成雞籠,以便于加強管理。
這一轉變使小雞不太習慣,轉群后有害怕表現,容易引起擁擠,必須提供采食、飲水的良好環(huán)境,注意觀察雞群,尤其是在夜間要加強值班,防止意外事故的發(fā)生。
(4)保持適宜的飼養(yǎng)密度
育成雞無論是平養(yǎng)還是籠養(yǎng),都要保持適宜的飼養(yǎng)密度,才能使雞只個體發(fā)育均勻。
密度過大,再加上舍內空氣污濁,雞的死亡率高,體重的均勻度較差,殘雞較多,合格雞減少,影響育成計劃。
對群養(yǎng)育成雞還要進行分群,防止群體過大不便管理,每群以不超過500只為宜。
(5)控制性成熟
育成雞過早或過遲性成熟,均不利于以后產蛋力的發(fā)揮。性成熟過早,就會早開產,產小蛋,持續(xù)高產時間短,出現早衰,產蛋量減少。
但性成熟過晚,則將推遲開產時間,產蛋量減少。因此,要合理控制育成雞的性成熟,做到適時開產。
控制育成雞性成熟的方法主要有兩個方面:一是限制飼養(yǎng),二是控制光照。關鍵是把限制飼養(yǎng)與光照管理結合起來,只強調某個方面都不會取得很好的效果。
按限制飼養(yǎng)管理,雞的體重符合標準,但延遲了開產日齡,原因是光照時間不足,體重較輕;如果增加光照時間,而忽視了飼料的營養(yǎng)和給量,達不到標準體重,結果是開產蛋重小,產蛋高峰期延遲。
(6)合理設置料槽和水槽
育成期的料槽位置,每只雞為8厘米左右,水槽的位置為料槽的一半。料槽、水槽在舍內要均勻分布,相互之間的距離不應超過3米。其高度要經常調整,使之與雞背的高度基本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