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快速提高蜂王漿產量呢?這是每一個養(yǎng)蜂人經常思考的問題。生產實踐表明,要想進一步提高王漿產量,就必須正確處理下面幾個具體問題:
1、漿框放置的位置
產漿的蜂群要求蜂脾相稱,蜂數密集。如有8框足蜂,放巢脾10張。
漿框的位置視群勢而定,群勢小,放在巢框的無王區(qū)內,12框以上群勢,放在繼箱內產漿,漿框布置放在兩個幼蟲脾之間,蟲脾外是蛹脾,蛹脾外是蜜粉脾。
在產漿過程中,5-7天調按一次巢脾,便于蜂群繁殖和產漿。
2、漿框和漿碗的數量
8框群一次加一個漿框為宜,12框以上蜂群一次可加二個漿框。采漿框上的漿碗宜保持12框以上蜂群一次可加二個漿框。采漿框上的漿碗宜保持80---100個(一框四根王臺條,每條20-25個漿碗)。
3、采漿碗的選擇
一般是,粉蜜源豐盛時,為提高工效,可選用全塑臺基,蜜源減少,宜用優(yōu)質蜂蠟蘸制。
4、移蟲日齡和取漿時間
移幼蟲日齡的大小,也是提高王漿產量的因素,一般情況以一日齡幼蟲適當。粉蜜源豐富,有產過漿的臺碗,要移的蟲小些,反之移的蟲要稍大些,便于提高接受率。
為容易找到適齡的幼蟲,可準備一部分雙王群,中間用隔板閘開,每區(qū)放脾3~4張,兩側為粉蜜脾,中間放空巢脾讓蜂王產卵,過4-5天即有成片適齡幼蟲供移蟲用.這也就提高丁工效。
采漿時間,一般是移蟲后38--72小時(最遲為3天)。采漿過早,低產:采漿過遲,王漿質量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