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集加工:以根入藥。李時珍曾云:“根之赤白,隨花之色也。”但古方中不分“赤芍”、“白芍”?,F在多將人工栽培的芍藥于秋季挖采其根,取肥大的,用竹片或碗片刮去外皮,放入開水中煮5-15分鐘,至無硬心為限.曬干或切片曬干,這樣得到的藥材稱為“白芍”;野生芍藥的根和栽培芍藥的根挖取后,去掉根狀莖及須根,洗凈泥土,直接曬干,所得到的藥材稱“赤芍”。多不以花之顏色取根來命名“赤芍”、“白芍”。
性味:白芍:苦,平。赤芍:苦,微寒。
功效:白芍:養(yǎng)血斂陰,柔肝止痛,緩攣急。赤芍:活血通經,涼血.散癰腫。
應用方劑
1.治腹肌痙攣疼痛,腓腸肌痙攣疼痛(小腿抽筋):白芍15-24克,炙甘草9-15克,水煎服。
2.治痛經:白芍60克,干姜24克,共為細末,分成八包,月經來時,每日一包,黃酒為引,連服三個星期。
3.治風毒骨痛(在髓中):芍藥0.6克,虎骨30克,炙為末,夾絹袋盛,酒1-1.5公斤,漬五日,每日100-200毫升,或隨量酌飲。
4.治口舌生瘡:赤芍、甘草適量,煎水熱漱。
5.治魚骨哽咽:白芍藥嚼細咽汁(《本草綱目》引《事林廣記》)。
6.治衄血不止:赤芍研末,每服5-10克。7.治五淋:赤芍30克,檳榔一個(面裹煨),共為末,每服3-10克。
8.治急性乳腺炎:赤芍50克,甘草15克,水煎服。
禁忌:赤芍孕婦慎用,白芍胸滿者忌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