溪黃草是民間草藥,俗稱熊膽草、血風草、黃汁草、溪溝草、香茶菜、土黃連等,主產(chǎn)于長江以南的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江西、廣東、廣西等省區(qū)。溪黃草具有清熱利濕、退黃祛濕、涼血散瘀的功效,用于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、急性膽囊炎、痢疾、腸炎、跌打瘀痛等病癥。溪黃草在廣東各地臨床應用普遍,并開發(fā)出多種以之為主要原料的防治肝炎的保健產(chǎn)品,如溪黃草沖劑、溪黃草袋泡茶等,巿場潛力非常大。
溪黃草對環(huán)境的適應性強,在海拔1500米以下地區(qū)都能生長,常野生在溪邊濕地、村邊、溝邊、田邊及林下。溪黃草屬長日照植物,喜光照,在充足的陽光下,種子發(fā)芽良好,植株生長健壯。溪黃草怕漬水、怕泥土板結(jié),適宜在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栽培種植,低洼積水土壤容易引起爛根。
溪黃草種植技術(shù)
一、育苗與移植
選擇陽光充足、排灌方便、濕潤肥沃的沙質(zhì)壤土作育苗地,清除雜物后全墾或半墾,充分細土,并進行消毒。由于溪黃草種子細小,若畦土較實,整地時要用細河沙拌勻改良。苗床土團要細,畦面土要平,四周開溝,一般畦寬1.2米,溝深20~30公分。溪黃草繁殖育苗可用種子繁殖、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。
1.種子繁殖。播種時間應選擇在春季雨水充足、氣溫回升時或秋季果實成熟時進行,撒播或條播均可。播種時須用細泥粉或細沙按5~6:1比例與種子拌勻再播。播后覆一層細河沙,上面再蓋稻草,以保溫保濕。播后即澆水,用細孔噴壸均勻噴酒澆透。出苗后施稀肥水1~2次,苗長至10公分以上,具8~10片葉時可移植。
2.扦插繁殖。一般以用嫩枝扦插,插條可從留種地或大田里割取,選取健壯枝條,裁成長10~15公分,具3~4個節(jié),剪去基部葉片,留頂稍1~2對葉,下端斜剪成馬蹄形切口。剪好的插條用生根粉浸泡處理,以保證有較高的成活率。苗床整好,開橫溝,將插條斜依溝壁,上端露出土面為插條的1/4~1/3,覆土壓實。依次扦插第2行,扦插株行距4公分×5公分。扦插完后澆透水,上蓋蔭蔽度50%的遮陽網(wǎng),防陽光直射。插后常澆水保持濕潤,一般在-周后開始發(fā)根,15天后可移植。